一个多月没在电脑上看电影了。今天下了个新的ActiveX的控件,终于看了Ratatouille(谁能告诉我这个词怎么拼?我恨法语!)。好莱坞的动画片,加上还是Pixar做的,就是那个样子了,风趣幽默。决定再看一部Dororo来缓冲一下。
蛮单调,天天按照Google Calendar上的安排来过,精确到小时,慌里慌张连看电影的时间都没有了。下午边下载Eclipse的组件边看Friends,结果笔记本过热死机了,实在不能忍啊。还好事情都是有条不紊进行着,一切看上去很好。大家都差不多走了,然后北京就剩下我一个人慢慢混。也好,认真做事。不过也做不了多久了,看看日程表,也就9月份安静点。珍惜安静的日子好好Coding和准备其他的事情吧。
看样子Poster被拒了,都8月19了还没消息。话又说回来,要是这都进了这Conference也太水了点,不过就不能跑到Reno去FB了。说实话,对在Reno的FB还是有些许期待的。还是投国内的期刊比较容易啊,过两天投一篇看看。
昨天还是七夕来着,大家都扯着牛郎织女的传说,忘了浮针试巧的故事。乞巧的传统应该还是只在北方存在,从小到大,我也就在到了北京之后才知道有这么回事。到北京还真长了不少见识。人也干练浮躁了不少。
Dororo的那个男主角是谁,好俊。发现现在深受LJY同学和罗得里格兹同学的影响,对暴力美学再加点玄幻色彩的电影情有独钟。
对美好和爱情的幻想追求遮掩了对于事物的独到观察。那些来自心灵和肉体的痛苦也使得评价变得刻薄。可幸的是,与伟大的理想相比,对于情爱的执拗和暂时的痛苦都可以得到缓解和麻木,而对于世人的关怀就可以通过观察而得到思辩。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http://blog.farmostwood.net/politics_bdwm
政治立场坐标(左翼<->右翼)1.25,
经济立场坐标(左翼<->右翼)1.15,
文化立场坐标(保守<->自由)0.6
http://blog.farmostwood.net/politics
经济立场坐标(左翼<->右翼)4.25,
政治立场坐标(自由<->专制)-4.81
我觉得这里的右翼是说:
经济政策是主张自由放任的,主张小政府、大社会,对经济的干预和宏观调控越少越好,通过主张减税、减少公共福利、刺激投资来解决失业问题和社会问题,认为福利越多,人的的依赖性就越强,进取心就越差,就会鼓励懒惰,打击勤奋,因此对一个国家的前途将造成消极的影响。
一直认为,通常情况下,类似计划生育的政策会导致人口结构出现畸形,而这种畸形就会造成劳动力短缺,造成需要赡养的人口过于庞大,进而导致社会动荡。但是今天阅读材料的时候发现,即使到2015年,中国30岁以下的人口仍然有5个亿。如果这个统计数据没错的话,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至少是不需要担心的。
对于人口结构畸形所造成的误解主要是社会生产力不够,这样社会发展的动力不足,引起生活水平的下降。事实上,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对这样问题的担心是不必要的。现代社会,只需要10%不到的人口就可以供养整个社会。唯一由于青壮年劳动力不足而造成的后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能不足。在中国,大部分的耕地其实并不适合机械化耕种,完全可以放弃部分耕地解放更多劳动力。事实上,在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一趋势正在进行。当前,中国西部,四川丘陵地区,云贵喀斯特地形区,很多耕地已经荒芜,长上了茅草。这部分解放的劳动力正在补充东部地区的电子、日化用品的生产以及城市的服务业。鉴于当前农村仍然实行并不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这部分劳动力长期来看也不会出现巨大的变动。
而对城市居民而言,从生产方面已经保证了能够养活众多的老年人,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这一分配能够解决问题。虽然从宏观的角度来看20年后的年轻人创造的总价值是能够养活社会所有人口,但是具体到个人身上仍然有相当大的压力。当前养老金短缺问题已经浮现,如果听之任之,养老金短缺只会造成政府在金融问题上的信任丢失。这组宏观和微观的矛盾揭示了社会财富其实在更加快的聚集到少数人的手中。这也就无外乎西欧各国会采用高税负政策。
就中国而言,我担心的是即使采用高税负政策也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由于政治结构的问题,税收缺少有效的监管,这种情况下税收只能成为再次敛财的工具。因此,我更倾向于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事实上是养老金保值增值的问题。应该更加开放养老金能够投资的领域,同时开放管理养老金的投资机构,由投保人自由选择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方案。通过市场选择,能够获得一个养老金投资增值的好结果。
光这样的措施,其实并不能保证国家竞争力的维持。然而计划生育隐性含有的优育特性,的确培养了相当于以前更优秀的年轻人,这一代年轻人无论是知识还是阅历都要大大高于他们的前辈。那么,依靠他们,继续维持国家的竞争力并不是不可能。
计划生育政策,放到大多数国家,日本、美国,都会失败。但是基于这样庞大的人口基数,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似乎并不会导致更坏的恶果,甚至能够看到曙光。
昨天上午就跑去华星买票,结果还是只买到第三排,还好在中间,要不没法看了。两年前第一次听说的时候就开始High了,还好不算辜负我High了两年的期望啊。虽然的确整部片子的情节在众多影片中都有所体现,还有些故事BUG,好歹剧情也算紧凑啊。开头单挑军事基地的镜头太震撼了,是纯粹的虐杀啊。
然后大黄蜂就出现了,好可爱,真想自己也开一辆。明显Michael Bay有偏见,汽车人都很帅气,特别是擎天柱,受日版影响很大,不过简直就是我心目中擎天柱的样子,不管是变形前还是变形后。小时候的偶像又复活,这种感觉真好。但是威震天,人家虽然长得比较老气,也不必这样弄吧,似乎美国电影里面坏人都是一幅黄黄的不整齐的牙齿,至于么。
以前的预告片和正片差距也太大了点,记得最早最早的预告片就是火星机器人变形的,结果这段是放在后面Section 7给国防部长看的。真是耽误我的遐想。总觉得出D9的时候会有导演剪辑版的开头和结尾。开头可以是他爷爷挖机器人,结尾可以是擎天柱死了。这样是不是很有印第安纳琼斯的感觉了。
后面片花有几个很重要的地方,大家一定要看完再走啊,开头Sam老爸和老妈的采访太有趣了,和X-Files里面Scarley刚开始说给Mulder的话一模一样,明显调侃。还有,红蜘蛛出逃了。看完变形金刚,觉得我的童年也就差不多了,现在回忆起来,也就是变形金刚、圣斗士、机器猫和花仙子了。不知道我的孩子能看上变形金刚三的首映不,我想去帮Industrial Light & Magic做变形金刚实物模型。
最近一直在Ubuntu下面,没有我的UltraEdit,还真是不习惯写BLOG了。
最近在看一本书,真是说到了我的痛处。模仿永远是最简单的事情。然后学会反思。想想以前,总是用很多人做标杆,然后奋斗起来就很简单。小时候,是父母口中的邻家小孩,长大了,去上海了,又拿ZYC同学当标杆。于是也一步一步走过来了。这样最省力,但是。单是模仿别人的轨迹又有什么意思呢?我能够去CASTIC,能够去ISEF,却跟不上他去Harvard的步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没办法模仿,没办法跟上,甚至很难计划,所以才越来越觉得,分支越多的计划才是好计划。去年的时候,想模仿YG,然后今年又拿ZJY第一年失败的例子来自我安慰。这些都是不对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别人的例子从来不适合套在自己身上。
寻找模式,寻找共性总是每个人想能够把事情最简单化的方法。于是更简单的方法找到了,模仿一个对象。或许是受CJS写ZYC的那篇通讯稿的影响,我真的以为“成功可以复制”。然而成功从来不是一个能够复制的东西,甚至是一个很难定义的东西。运气、能力都各显其能。那么妄图照葫芦画瓢的任何努力几乎都会遭受失败就不足为奇了。可叹的是,人们喜欢把世界过于简单化,但是还没有能真正简单化的模式方法。这些寻找模式的努力从来都没有被忽视,于是《基业长青》很畅销,《人性的弱点》很畅销,《富爸爸,穷爸爸》很畅销。社会学的研究不是容易的事情,SONY现在陷入了困境,越来越多家庭离异,房地产的时而低迷。没有寻找到模式,于是就诉诸于模仿了。
在2005年的时候,大家说要寻找下一个爱因斯坦。大家说Shuttleworth是非洲的盖茨。爱因斯坦从来都不是找到的,盖茨也不是通过模仿别人得来的。人的模仿,并不是商品的模仿。在商品中,跟随战略可能成功,商品的模仿比人的模仿简单多了。
问问自己,读几本传记,面对面的谈话,乃至深交,对某个人了解有多少。这就是为什么对人,对有人参与的事物的模仿总是难上加难。我们只能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而不是和谁一样的人。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说李贺骑着驴的时候带着一个小本子,写下一个句子就撕下来放袋子里面。
夏日新雨清,
斜阳境湖明。
提刀跃马去,
壮士青山铭。
白发门客不得志,
贾生少年换早逝。
向来聪颖多烦忧,
我愿糊涂永不知。
算调完了一部分了吧,周六去4C的聚会,早早地和四中11的一群孩子出去玩,又早早地回了学校,就开始暗无天日地调试。搞到快六点了,通畅了一点,怎么说得跟便秘似的,不过调这鬼程序也和便秘差不多,就是那么一点点,一点点地开始通起来。刚刚在热得有点发潮的被窝里面躺了四个小时,就被Haiting叫出来了,果然迟到了。
最近果然是匆忙得很,报了某考试,得跑马来西亚和韩国去考。还有一堆的事情,不过得从调过这个程序开始。人一忙起来,就会少时间思考什么东西。比如一直想写写文明衰落和追求共性之间的关系,很是无奈。有一些关于明年的计划安排,但是计划总是不如变化。还有想回上海的小小打算,隐隐约约在心理作祟。正是一年的中旬,不是做计划的时候。去年的这个时候很懒散,打着到处旅游的小算盘,两天一篇的速度更新着BLOG。于是呢,也想像着现在的这个时候,能够舒服地躺在某个沙滩上晒晒月光。现在不是这样,但还是不反感,忙起来总是不坏的,倒有些期待更忙的时候了。
年轻的时候,喜欢引经据典,用一些古人的话语和知识来武装自己,掉的书袋子瞠目结舌。老了之后反而用不出来典故,记不得也记不住,倒是那些想法,却更有条理,变成了一碗新疆拉面,而不是一锅黏糊糊的粥了。
自负的时候总是年轻。
第一个阶段:否认自己迷路。急于赶路,心情也越发急迫,试图使头脑中的假想地图和现实环境相匹配。
第二个阶段:意识到自己果真迷路了,紧迫感迅速膨胀,到了生死攸关的非常时刻。至此,你无法保持清醒头脑,行为疯狂而徒劳,甚至危及生命。
第三个阶段(通常在受伤和耗尽体能之后):利用情感化学反应找到对策,试图找到同假想地图相匹配的目的地(这种对策不着边际,因为事到如今,你想象中的目的地根本不存在——你早就迷失了方向)。
第四个阶段:由于对策不起作用,无法解决地图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理智判断和情感反应能力开始衰退;
第五个阶段:你已经别无选择,体能耗尽,只得向困境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