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comment yet

以前一直是乌龟政策,与己无关,高高挂起,最多在私下和朋友聊聊。但是现实的舆论不得不让我站出来说几句话。

这个由头是:
http://www.cctv.com/news/education/20060614/100783.shtml

在和朋友的私下交流中,我也在说,创新大赛越来越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用具进行研究,因此给普通孩子的机会太少了,对普通孩子而言,还不如参加奥林匹克竞赛来得实际。但是,看到所谓专家们的意见,我不得不说,这是纯粹在放屁。

当孩子有了想法的时候怎么办?是给孩子说,你不行,还是说,你能行?或许有些想法本来就是错误的,比如,孩子想出了一个永动机模型。父母老师到底是应该严厉制止,说不可能,还是提供一些工具,让孩子自己实践,在适当的时候告诉他,前人做过,而且总结出来了规律,这是不可能的?再说,父母有这个条件,小孩想做“用细菌消除瓦斯”的试验,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记得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提过,“舞台有多大,心就有多大”。家长的背景能力不过是提供一个舞台,孩子的心有那么大,为什么要禁锢他?归根到底,这只是一个机遇的问题,所谓的专家建议,不过是极端平均主义的体现。难道因为一些孩子获得良好发展导致了不公平,就使得所有孩子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么?这和“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有什么区别?

正如义务教育为了达到公平,努力提高覆盖面而不是努力让大多数人不进行教育一样,个性特长的提高和发展即使为了公平也不能通过扼杀学生创造力的方式。昔日的“少年宫”模式虽然现在已经失去了生命力,但是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尝试。现在上海市科协的英才俱乐部模式和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的青少年科学研究院模式以及RSI活动都是很不错的新尝试。我无法判断这些模式运行下的潜规则是否科学,但是事实上的确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

某些时候,这样的平台的确陷入了怪圈,比如加入这样的平台需要有像样的课题,而课题本身的研究则需要这样那样的条件。结果是,有条件的小孩条件越来越好,没条件的小孩条件越来越差。

更好的模式我想应该是学校提供的研究性平台。小孩能够在学校提供的研究性平台上进行一些初级的探索,而在学校牵桥的情况下,能够让有能力的小孩在高校有资历的教授的辅导下进行一些高级的研究。

很多时候,我也会质疑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意义,但是焦点绝对不是在所谓的公平上。我所关心的是那些在领奖台上光彩照人的小孩子。学校盲目地让一些有能力的小孩偏科发展,即使这些小孩能够在一些精尖的领域取得一些成就,也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小孩已经偏科,但是他们好歹是在基础学科里遨游。而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小孩已经偏到了一些细枝末节的高精尖领域,那些极有可能走入无法走出的领域。这造成的结果可能和中科大少年班的那些天才并无二致。我遗憾的是在音乐上的残疾,在书法上的裹足不前和在美术上的毫无造诣。希望后来的孩子不要步我的后尘。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